历史文化
![]() |
发布机构: 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
汕尾市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海陆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远古时代开始,这里便有先民居住,创造了中国东南沿海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城区内有凤山祖庙、关帝庙、得道庵、白石庵、商代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生活遗址等名胜古迹和文物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原文化在东南沿海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沿革
汕尾市城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当时设立了海丰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海丰县属循州。明清时期,海丰县属惠州府。1956年1月,海丰县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22日,划归汕头专区;1983年12月22日,划归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设立汕尾市,城区成为汕尾市的市辖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尾市城区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妈祖文化、正字戏、西秦戏和白字戏等。妈祖文化在汕尾有着深厚的根基,渔民崇拜妈祖,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正字戏、西秦戏和白字戏是汕尾的稀有剧种,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此外,汕尾渔歌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发展
汕尾市城区不仅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是广府文化、疍家文化、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独特的“海陆丰文化”。城区拥有国家一级渔港汕尾港和二级渔港马宫港,饮食融合了广府菜、闽南菜和客家菜,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