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推介(五)
正字戏
正字戏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流行于以汕尾为中心的粤东和闽南地区。历来被中外戏剧界专家、学者誉称为戏剧活化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正字戏用中州官话演唱,传统剧目分文戏、武戏两类。现存有170多个传统剧目。正字戏主要剧目分为四大喜戏、四大苦戏、四大弓马戏,统称十二真本戏。著名艺人有陈宝寿、张细抱、赖佛良等。
正字戏音乐、声腔稳重华贵。正音曲之弋阳腔、余姚腔高亢激越,利于表演人物的刚直豪迈,和重现古战场的激烈拼杀;其青阳腔等飘逸缠绵,适于让生旦角色表演。
正字戏在剧本、声腔、伴乐、表演三斗保留了南戏丰富的艺术遗产。许多剧本、音乐唱腔、表演也为地方其他剧种吸收融化。正字戏的表演,武戏粗犷、雄浑、豪放、潇洒,文戏优美细致、雅俗共存,承传南戏载歌载舞的优秀传统艺术风貌。
正字戏十分注重表演,传承了南戏载歌载舞、古朴优雅的艺术精华,追赶表演、跑布马、抖靠旗、升帐、登高台、南派武打、舞七丈旗和优美的水袖功等表演程式逼真精彩,各种排场运用自如,从粗线条到细腻柔美的表演,以及人物的情绪渲染,都透射出正字戏独特的表演艺术特色。总体上是举止有度、配合得当,且情真意切、如诗如舞。显示了南戏遗响的古老风貌,更展示了正字戏的创新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