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水产品在中国的食用历史悠久。生食水产品是以鲜、活、冷藏、冷冻的鱼类、甲壳类(如虾、蟹)、贝类(如生蚝又名牡蛎)、头足类(如鱿鱼)等为主要原料,经洁净加工而未经腌制或熟制的可直接食用的水产品。根据水产品生长环境分为海水和淡水产品,生食水产品属于高风险食品,饮食不当会引起食源性疾病。常见的风险是:
一、感染肝吸虫。水产品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寄生虫有吸虫、线虫。淡水产品最常见的是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是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淡水鱼(如鲩鱼)或虾引起的寄生虫病;而深海鱼(如三文鱼)是另一种寄生虫--“异尖线虫”,这种寄生虫疾病主要由生食海产鱼类引起。
二、感染致病菌。海产品中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最为常见,生食受其污染的水产品可引起食源性疾病,潜伏期一般为10小时左右,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呕吐、发热,严重可出现脱水、休克及意识障碍,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在夏秋季尤为高发。
三、感染病毒。海产品中病毒以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生蚝(牡蛎)、蛤等贝类海产品容易富集诺如病毒,生食受其污染的水产品可引起为恶心、腹泻、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牡蛎诺如病毒总检出率冬季最高,可高达30%,因此诺如病毒食源性疾病在冬季尤为高发。
食用生食水产品安全提示
1.选择有资质经营店。选择有营业执照等资质的食品经营店购买新鲜水产品,并留存购买凭证。如有涉及购买进口冷链食品,需留意是否取得“四证一码”(即: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消毒证明、追溯二维码)。
2.购买新鲜的产品。购买生食水产品应购买新鲜产品,要察看食物是否存在明显的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观察产品色泽是否正常,按压产品,看其是否有弹性,判断产品是否新鲜。
3.产品需低温贮存。选购新鲜水产品后,若不能立即食用,务必将其置于冰箱中贮存,以延缓微生物生长和不良气味的产生。贮藏了一段时间水产品若闻到有不良气味,则不可继续食用。
4.选择合格餐厅就餐。查看经营生食类水产品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应标注“生食类食品制售”的项目,如果未取得该许可项目而从事生食类食品制售的属于超范围经营。在不符合食品加工制作要求环境下制作生食类食品极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酒不能杀死寄生虫及病菌。有些人误以为吃“鱼生”时喝高度酒可以杀灭鱼肉里寄生虫,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饮用酒的酒精浓度不可能杀死鱼肉里的寄生虫或囊蚴,也不能杀死致病菌及病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