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和民生福祉,全力推进我区住建领域各项项目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以来工作落实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业务高度融合。一是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部署,用先进理论和严实要求扎实推进住建领域各项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常态化,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动员住建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强化系统学习,2024年以来,我局通过组织召开党组会、党组(扩大)会、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集中学习35场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发挥局党组统领核心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明确局党组各成员的职责,做到党建工作与住建日常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重大事项集体表决通过,2024年以来,我局以召开党组及党组(扩大)会议形式对人事任命及调整、老旧小区等各类项目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及日常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10场次。同时充分发挥局党组的监督职能,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在引导和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中实施监督,在党务政务公开中实施监督,不断梳理住建领域廉政风险点,并及时将行政审批等工作进行公示,不断强化社会监督和工作透明度。上半年开展党内谈话11人次,通过认真落实监督责任,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确保了住建领域各项工作能够高效运转,与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住建部门工作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区住建局全体同志没有发生“为官不为”“吃拿卡要”和违规违纪等问题。三是转变机关作风,深入一线开展志愿活动。组织我局党员专项服务队、幸福家园志愿服务队深入协助中区社区、前进村、牛肚村开展“创文创卫”“燃气安全检查”“物业小区检查”等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累计20场次,累计出动200余人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5小时。四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开展各项党日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局党总支和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定期召开支部支委会共18次,季度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共6次,持续开展讲党课,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内容,不断加强对党的先进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筑牢战斗堡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是认真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和“返乡走亲”活动。建立健全服务联络机制,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局领导深入香洲街道中区社区,与社区干部一同谋划中区社区发展,安排1名新选调生到红草镇晨洲村脱产工作,安排1名干部担任石头村第一书记,实现“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返乡走亲”服务紧紧围绕解决百姓需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形式号召干部职工积极开展“返乡走亲”,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难题。
(二)有效落实“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建设工作,奋力推进城镇建设重点项目实施,紧紧围绕“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目标,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乡镇联城带村功能。一是重点抓好圩镇建设规划修编工作情况。根据《关于做好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下发了《关于加快完善乡镇(街道)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关于做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落实推进各镇(街道)建设工作方案完善以及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各镇街道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均已形成“建设规划(文本纲要),并附“一库三图一书”建设规划初步成果,并报送市办。东涌镇初稿修编提升中,红草镇根据市规划专班意见建议进一步修编完善,捷胜镇、马宫街道、凤山街道、香洲街道、新港街道已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下来根据流程逐级审核把关圩镇建设规划。二是扎实做好我区典型镇培育工作。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典型镇培育建设工作部署,坚持“一盘棋”工作思路,强化科学统筹,密切协作配合,聚焦“1+4+7+9+N”建设要求,积极推进典型镇建设。我区2023年重点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工作,计划在2024年-2027年分年度培育7个镇(街)为汕尾市典型镇,重点抓好2024年市级典型镇培育名单东涌镇、红草镇及2024年省级典型镇培育名单红草镇。典型镇建设规划编制情况方面:红草镇委托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建设规划,圩镇建设规划于2023年12月进行编制,目前已形成规划编制初步成果,并经征询区级有关部门意见及开展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并根据市规划专班指导意见进行修编。东涌镇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修编建设规划,圩镇建设规划于2024年4月底进行修编,目前规划编制初步成果仍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三是抓好“七个一”建设。各镇(街道)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美丽圩镇建设标准六大方面,聚焦“1+4+7+9+N”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据初步统计,全区已建成“七个一”项目51个,各镇街道已全面建成“七个一”项目:美丽乡镇入口通道7个、美丽示范主街8条、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8片、美丽圩镇客厅7个、标准化农贸市场7个、美丽河道7条、绿美生态小公园7个。四是组织实施一批帮扶项目,推动建筑业企业与乡镇(街道)结对帮扶。我专班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与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的通知》《汕尾市城区关于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行动方案》,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结对帮扶工作,积极主动与建筑业企业对接,推动了14家建筑业企业与镇(街)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谋划了34个项目,总投资额5819万元。目前,34个项目已完工的项目共22个,投资金额2348万元。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共6个,投资金额2458万元。(34个项目中,九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2个,投资额1018万元。农房建设和风貌提升6个,投资额2946万元。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类6个,投资额465万元。其他类10个,投资额1390万元。)并从中选取了红草镇美丽河道整治工程和新港街道海滨社区惠民小广场作为推荐项目。推动建立镇(街)村建设需求项目库,我区“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需求项目库项目103个,计划总投资额55.06亿元。
(三)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一是巩固“明珠一号”城乡风貌提升成果。“明珠一号”城乡风貌提升各项任务均已基本完成。高位抓好各镇街建设规划编制引领;重点打造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全区已建成“七个一”项目51个,各镇街道已全面建成“七个一”项目;全区所有村庄已开展一轮农房“三化”行动、村庄“五美”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我区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我区已完成示范片区63栋农房微改造任务;推进城镇绿美提升行动。我区已完成重点场所绿化48处,推进重点做好广场、学校、单位、河岸、道路、闲置地等区域的绿化工作;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我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率达90%以上,污水处理厂COD进水浓度达100mg/L。启用运营垃圾转运站9座,实现了垃圾转运站“一镇一站”,加强垃圾统收统运统处理体系管理,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城乡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100%,垃圾渗滤液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因地制宜建设美丽街区,打造网红地、打卡点。我区已建成15处居民日常公共活动空间,16处网红地、打卡点。二是推动“百千万工程”“明珠四号”攻坚行动。加快推动重点建筑业央企全面助力汕尾市城区镇村建设,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奋力开创汕尾市城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坚持“目标明确、机制顺畅、快速高效、风险可控、成效突出”原则,按照“三最一好”标准要求,着力打造政企合作的示范标杆,目前区中铁助力30个公益性项目预计投资额29575万元,5个微利性项目预计投资额12.98亿元。三是加快落实“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攻坚行动。我局加快推进主干道沿线两提升三整治工作,牵头开展5条线路的排查摸底工作,草拟了《汕尾市城区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风貌提升及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并制作全区整治工作总图,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三)1.房屋风貌提升需改造数量780户,已提升164户,完成率21%(其中红草镇需完成159户,现已完成70户,完成率44%;东涌镇需完成512户,现已完成0户,完成率0%;马宫街道需完成109户,现已完成94户,完成率86%);2.绿美干道提升需提升数量8公里,已提升里程8公里,完成率100%;3.环境综合整治需整治乱搭乱建房屋数量63户,已整治47户,完成率75%(其中红草镇需整治7户,现已整治7户,完成率100%;东涌镇需整治56户,现已整治40户,完成率71%);需整治“三线”数量116处,已整治116处,完成率100%;需整治广告牌数量10块,已整治10块,完成率100%;4.撂荒地整治需整治数量203亩(3块),已整治60亩,完成率30%(其中红草镇需整治50亩,现已整治50亩,完成率100%;东涌镇需整治143亩,因不具备复耕条件暂未整治,完成率0%;捷胜镇需整治10亩,现已整治10亩,完成率100%);5.坟墓需整治数量85座,已整治85座,完成率100%。
(四)推动绿美城区生态建设。一是开展“百街百景”提升行动工作。按照《汕尾市城区2024年第1号林长令》工作部署,我局指导镇街落实“百街百景”建设,对春节前每个镇打造的2条街进行查漏补缺,营造“百街百景”的景象;二是推进城镇绿美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根据《“明珠一号 绿美汕尾”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今年城区需要完成7个口袋公园建设任务,即每个镇(街)至少建设、改造、提升1个口袋公园。目前捷胜、红草、凤山、香洲、马宫等五个镇街已开工建设。三是开展“干道扩绿”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绿美城区工作部署以及市城区第1号林长令工作安排,深入推进我区10公里干道扩绿工作,分别为县道124线汕遮公路军船头路口经捷胜车站公路至沙角尾公路5公里以及县道125线马宫新北至马宫社区公路5公里。扩绿工作已于春节前全部完成,共计种植树木1697棵。
(五)抓好住建领域经济发展工作
一是抓好城区报建项目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城区报建工程6宗,其中建筑面积共249919.38平方米,土方开挖量7.69万立方米;造价71447.9285万元。竣工验收备案项目4宗,竣工验收面积189231.38平方米,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二是落实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认真落实好我区住建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工作,全区23家在库房地产企业(含市直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6亿元;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7.8万平方米。三是四上企业培育。建立“四上”企业培育的名录库,对接近“四上”标准的企业,重点培育,及时申报入库,对新建(投产)企业做到及时发现、动态跟踪,对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四上”标准的企业,积极引导申报,不断培育发展,2024年上半年,我局已培育1家房地产企业、2家建筑业企业分别是汕尾市佳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蓝工工程有限公司、汕尾市正昇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四是持续深化建筑工程项目审批优化提升。完善办事指南,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关联并审,精简施工许可证核发材料清单再至11项;承诺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取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和资金到位证明、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备案等事项,将工程建设审批事项并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平台推进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第一阶段28个事项“一个入口、一张表单、一套材料“等并联审批,共审批建设工程项目事项30宗,均已正常办结。
(六)推动住建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汕尾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我区力争从2021—2025年利用五年时间,主要完成全区7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涉及户数10570户,栋数826栋,建筑面积116.15万平方米,建设资金约5.45亿元。(1)2021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数16个,15个已完工,1个在建并已完成工程总量95%。(2)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数17个,3个已完工,14个在建并已完成工程总量95%,预计2024年5月底竣工。(3)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数15个,目前15个在建并已完成工程总量58%,预计2024年12月份完成。(4)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数13个,均在香洲街道辖区内,列入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城镇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三标段6个、四标段2个、五标段5个),2023年12月陆续开工建设,目前8个在建、完成工程量约43.8%,预计2024年12月底竣工,5个未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6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竣工。二是推进东涌河(靠海段)清淤工程项目实施。目前项目省级下达分配给我区东涌河(靠海段)清淤工程项目主管专项资金只有63.5万元,该项目造价为168.80万元,我局在请示市局同意统筹分配不足资金后,再经请示区政府同意我局按照省级下达分配专项资金统筹安排进度情况同步、分段施工验收方式实施汕尾市城区东涌河(靠海段)清淤工程项目。但目前经对接市住建局,反馈市已无相关结余资金下达,要求按现状验收结算。三是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管理工作。1.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做好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将2018年九个省定贫困村污水治理EPCO项目14座和2020年建成汕尾市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PPP项目42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打包运维,设计总处理规模4100㎡/天,一并由PPP项目运维公司统一运营;夏楼美、新地两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通过委托第三方项目公司方式进行运维,设计总处理规模650㎡/天,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2.抓好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根据《汕尾市城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PPP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工作要求,我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PPP项目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该PPP项目管网、设备运维情况进行现场绩效考核;夏楼美、新地两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委托运营服务采取每季度开展常规考核和不定期自行考核两种方式进行。3.根据《汕尾市城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汕市区府办函〔2022〕129号)规定,相关镇街落实运维管理直接责任,教育和做好群众工作爱护污水处理设施,维护正常运维。四是农村公路建设。五是农村公路建设。X131线宝楼经民群至民进单改双公路项目分为两个子项目分别进行实施,其中:1.汕尾市城区县道X131线宝楼路段、民群路段单改双工程:该项目由两路段组成,第一路段起点位于X131线城区宝楼与海丰大化交界处,经后宝楼村,至宝楼村庄前附近,长2.887公里;第二路段从起点位于城区流口村与国道236相交,经后流口村,终点止民群村庄前附近,长0.92公里。该项目路线总长3.807公里,工程预算总造价781.3445万元,其中建安费632.2542万元;2.汕尾市城区县道X131线民进路段单改双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X131线民进村口处,经后澳村、鲤鱼尾,终点止新港鲤鱼头附近,路线呈东西走向。项目全长约4.706公里,工程预算总造价988.5074万元,其中建安费820.3803万元。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部署,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有交通运输部车购税补助和区涉农的资金统筹,我局已于去年底在涉农系统上报资金计划,不足部分的建设资金由市和区两级财政配套。现我局已分别启动《汕尾市城区县道X131线宝楼路段、民群路段单改双工程》和《汕尾市城区县道X131线民进路段单改双工程》的前期工作,已委托汕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完成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及批复、概算批复,正在报送预算审核,下来将按公路基建程序开展招投标等工作,逐步加大对该项目的实施力度。五是发挥牵头作用,落实城乡统筹指挥部办公室日常事务,落实区城市及城镇提能大会战工作。区城市及城镇提能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安排城市及城镇提能大会战各项工作,反馈项目推进问题,促进项目进度;落实综合交通大会战工作。区交通大会战工作专班持续推进落实汕尾市城区综合交通大会战工作,负责交通大会战上传下达、数据汇总等日常工作,指导各业主填报、信息审核等,收集汇总城区重点交通大会战项目以及部分重点项目征地拆迁项目的相关信息。
(七)筑牢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我局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监管责任,常态化对区属在建工地、自建房、燃气企业、物业小区开展督查指导。一是建筑施工安全有效管控。在充分吸取全国多地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在建工地巡查督导。今年以来,对城区20个实际在建项目共出动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人次410余人次,检查在建在监项目20个,检查在建项目96场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9份,发出施工安全动态管理扣分执法检查共10份,限期整改,约谈警告6次,及时化解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城镇燃气整治深入推进。今年以来我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执法检查共36次,共出动166人次,发出整改通知书(告知书)66份,检查燃气场站及燃气便民服务部11个,检查餐饮店等公共场所2111个,发现安全隐患106个,已整改106个(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排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596个)。瓶装石油气用户入户安检63600户(送气工随瓶安检),安检率达100%。天然气管道安全排查600公里,排查到安全隐患36个,现已完成隐患整改36个,完成率100%。第三方施工涉燃施工项目10个全部签订燃气保护协议,天燃气安全入户安检36000户,安检率96%,安检发现泄漏并及时维修共76户,通过开展定期、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燃气领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餐饮企业主要负责人燃气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强化燃气安全管理,预防燃气安全事故发生我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汕尾市城区餐饮场所主要负责人燃气安全培训会,目前已培训2111家全面完成工作任务;三是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持续发力。截至目前,系统显示全区已排查建筑物9.40万栋,已录入系统的建筑物数9.40万栋,录入率100%;其中录入省归集平台的自建房7.46万栋,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589栋。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后,需进一步鉴定220栋,已开展鉴定的房屋共220栋(其中,AB级55栋,C级125栋,D级40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165栋C、D级的自建房,采取了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工程措施47栋,采取停止使用、停止经营、封控警示等管理措施118栋。目前,589栋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已完成整治并销号的305栋,销号率51.61%。(其中红草镇销号率82.61%、马宫街道销号率80.00%、凤山街道销号率56.20%、捷胜镇销号率54.84%、新港街道销号率54.31%、东涌镇销号率50.63%、香洲街道销号率38.04%)。录入系统的经营性自建房8562栋,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共59栋,已完成整治并销号的59栋,销号率100%。四是抓好有限空间排查。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于2019年由市住建局下放城区住建局进行属地管理,为确保“接得住、用得好”,我局在人员、技术力量紧缺的情况下对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监管,并对混凝土成品及主要原材料(水泥、石、砂)进行抽检。2024年以来,我局主要对建筑工地、物业小区、混凝土(砂浆)搅拌、污水处理设施等涉有限空间进行督导排查,共出动100余人次,共识别出20余处有限空间作业隐患,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立行立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五是落实居住类场所消防整治。深刻吸取各地火灾事故教训,通过调配各股室人员加强巡查力量,2024年以来,共出动300人次,对全区53家物业管理小区进行抽查,重点对消防设施的配置、供电线路、电动车充电设备、走火通道等进行地毯式排查,督促物业管理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九)民生实事持续推进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据各镇(街道)上报情况,通过聘请第三方鉴定公司对危房改造对象危房等级进行鉴定,确认2024年度我区共有5户中央财政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其中1户拆除重建,1户无房新建,3户修缮加固。下来我局督促组织开工,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强化跟踪监督,确保2024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二是落实保障性住房的工作任务。目前正着手制定《汕尾市城区2024年度保障性租赁目标补贴目标责任工作方案》,并进行公示。截至目前已对第一批公示并符合发放的138户进行第一、二季度的补贴发放,共计46.56万元,第二批基本户资料15户资料在发送至7个相关单位审核中,审核完成后按照程序进行公示、确认、发放。三是认真处理群众投诉。2024年以来,我局“12345”平台共收到派单数1108件投诉件,其中269件因不属我局职能,已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属我局职能办理的有839件,其中涉及物业服务管理571件,涉及燃气服务管理99件,涉及农民工欠薪问题29件,涉及房屋质量问题60件,阳光城交易问题11件,其他方面咨询69件。按时办结率100%。四是落实路长办日常事务。认真对接上级部门,开展好我区路长制考核等工作,积极开展“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根据《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成立“民情地图”应用推广交通工作专班的通知》,我局今年工作包括:对接市交通运输局民情地图专班、各镇街(街道)及相关单位,指导各镇(街道)做好“民情地图”相关工作,印发《汕尾市城区民情地图“路长制”工作方案(暂行)》,每周在“善美村居”系统报送相关信息、在“民情地图”填报系统上传《路段巡查记录》等。截至目前,我局在“善美村居”平台“美丽通道”栏目已累计发布信息170条,其中“美丽建设”39条,“美丽路长”131条;在“民情地图”填报系统累计报送路长数据426条,路长巡查记录23986条。
(十)落实区委、区政府交办各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了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物业小区日常巡查排查整治、小区文明宣传以及协助挂驻社区创文等工作。强化在建工地管理,全面对照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求,把在建工地卫生工作作为“重头戏”,严格在建工地管理,加强城区报建项目扬尘防治监管,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防治要求,抓好施工工地运输车辆清洗区设置、建筑物料运载车辆密封和防护、围挡封闭施工等工作,加强泥头车、混凝土车辆管控。目前,区属在建工地全部落实围蔽施工,围挡墙体面积约14955平方米,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建筑工地要求按爱卫标准进行整改;强化物业小区管理。物业小区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环节,针对物业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局在努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及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物业小区管理,我局共组织出动了共出动人员50余人次对各物业小区、病媒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检查指导,共清除我局管理的48家物业小区的卫生死角30余处,对100余个室内外垃圾房、桶、箱进行了消杀,对100余个散露的“四害”孳生地进行了清理整治,同时对巡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求责任单位立行立改,并在后期继续组织人员复检。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区创森办开展创建工作,对标对表抓好各项创建工作落实,按时报送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林荫大道建设、停车场建设等进展情况。三是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短板,我区继续配合市一级部门做好东、西区污水处理厂治理工作,推进市政管网改造建设,完善市区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老旧小区管网建设,千方百计提高东西区污水收集率,并督促捷胜镇政府补齐捷胜镇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管网短板,预计2025年新增改造污水处理管网约35.5公里;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我区于2018年、2020年相继完成57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日常运维工作,目前所有设备均正常运行,下来将督促捷胜镇2025年完成新增改造污水处理管网约35.5公里,提高收集率,解决生活污水收集短板问题,确保我区污水治理的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四是全力推进深汕西改扩建项目(汕尾市城区段)征地拆迁收尾工作。深汕西改扩建项目城区段涉及总里程13.1千米,需征用土地为850.3亩。迁移坟墓约2000穴,拆迁房屋约5884.5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正在完善收尾工作。五是做好住建领域禁毒工作,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对小区、在建工地、燃气企业内是否存在涉毒违法情况开展突击检查,有关线索及时提交有关部门,确保全面整治。六是牵头做好“四数联动”数字城市专班考核工作,持续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实现精细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数字城市建设目标,目前数字城市工作任务细分为9个考核指标,我局认真收集相关工作台账,按时上报确保考核取得良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财政经费压力大。自筹经费人员工资压力大。局超编2名,现有退休人员单位自筹部分差额人员6人,全额由局负担人员1人,下属事业单位自筹人员21人;退休干部职工自筹人员28人,全额由局负担人员5人,经费压力大。而近年来,相继推行的一系列机构改革中,住建领域原有的报建费、房屋转让手续费、登记费等收费项目已取消,原本靠收费保运转的下属事业单位区房地产交易所、区燃气管理所已没有收费来源,工资基数增大和工作业务陡增加大了办公经费,特别是我局作为区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承载体普查暨城镇房屋建筑安全风险排查整治行动、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牵头单位,需要大量人、财、物投入。恳请上级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区住建局自筹经费不足问题。
二是工程审批和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局行政审批工作由建设工程管理股负责,但我局进驻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业务有办理房屋销售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变更、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工程人防工程报建、燃气企业经营许可证的办证、变更、延续等,涉及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分别由各业务部门各自审批,根据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三集中三到位”专题会议上的指示及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工作要求,“需将本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机构,将行政审批职能充分授权本单位首席代表并进驻市民服务广场”,我局当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业务审批和日常管理不符合“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和审管分离工作原则。同时,由于2019年机构改革及《关于厘清市与城区相关领域事权的意见》《汕尾市城区落实关于优化市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我局承接了多项新的职能,目前审批管理等问题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抓好党建工作。一是增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坚持党建引领住建工作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持续增强党组核心统领作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善工作作风,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警示教育,平稳推进城区住建领域各项工作前进。三是将集中组织召开研讨学习、党日主题活动,号召住建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组织生活会;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上下功夫、出实招,按照“四有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社会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干部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不断学习和进取。
(二)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工作。继续加大各项工作督导力度,强化落实“一周一报送”等工作措施,加强对各镇街的业务指导,确保“百千万工程”“明珠一号”各项攻坚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继续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推进美丽圩镇、农房风貌提升、建筑业企业帮扶等各项工作,助力我区“百千万工程”上新台阶。
(三)全力以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指挥部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统筹做好市区城市提能大会战和综合交通大会战工作,聚焦各项目标任务,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牵头落实好城乡统筹发展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做好各项材料收集汇总等事务;加强与市指挥部、区各项目负责单位的沟通、对接,协调督促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理清思路、细化措施,加快项目建设、征拆进度,督促协调各镇街、各部门高质量完成发展重任,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落实。
(四)夯实平安稳定的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一是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住建部门各项工作部署,立足新时期住建工作定位要求,努力克服体制机制和人员不足影响,更加积极作为,更加担当肯干,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在履行好自身工作职责同时,积极与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整合抓住建筑安全合力,继续抓好建筑市场监管,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坚决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深化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投资发展做好服务,按期做好重点房地产项目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数据统计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