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尾市城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020072440245/2025-00044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尾市城区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5-04-10
名称: 2025年汕尾市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5-0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5年汕尾市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5-05-01  浏览次数:-

2025年汕尾市城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也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和“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之年。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区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部署会要求,改进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质效,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区实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普及

        1.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必修课程,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组织专题研讨和法治讲座,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校教学内容和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的必训课程。依托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等平台载体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2.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城区的生动实践专题宣传活动,推动各地各单位用足用活用好线上线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理论宣讲活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

        二、突出重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

        3.突出宪法学习宣传。组织开展2025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宪法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4.突出民法典学习宣传。组织开展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突出“民法典进企业”主题宣传。加强民法典短视频、公益广告的创作、传播和使用,广泛开展民法典法律街市、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5.深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等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七进”,持续打造“守护国家安全”普法公益大讲堂、地标建筑亮灯等活动品牌,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夯实维护国家安全思想基础。

        6.助力高质量发展开展普法宣传。加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宣传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律宣传月、商务法律服务月、中小企业服务月、税收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落实“千所联千会”工作机制,深化“法治体检”和“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园区”活动。加强《汕尾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条例》《汕尾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汕尾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暂行办法》等汕尾特色法规政策宣传。

        7.加强社会民生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各行业(系统)梳理本行业本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国家规定的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乡村振兴、教育养老、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运输、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生态文明、耕地保护等民生领域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针对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开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普法宣传。结合扫黑除恶、反邪防邪、禁毒禁赌、文明城市创建、扫黄打非、校园安全、防范非法集资、反电信诈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反偷渡反走私、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信访法治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等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安心行动”普法宣传。

        8.积极推进涉外法治宣传。加强对在汕港澳台企业、居民,以及赴境外企业、公民的法治宣传,推进涉外法治宣传融入法律服务全过程。结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基本法和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持续开展涉外法治大讲堂等涉外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境内外提升法治认同感、达成法治共识。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9.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和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出庭应诉、年度述法等法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

        10.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突出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重点开展防范学生欺凌、性侵害、校园贷、套路贷等方面普法教育。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鼓励全区教育系统培树“普法小使者”,运用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教育。推广法治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加强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宪法教育大课堂”“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活动。

        11.加强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村(社区)“两委”干部、社会组织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作用,突出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地下六合彩”赌博、邪教及非法宗教活动等问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利用基层综合性法治文化服务设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社区居民议事厅等平台载体开展送法进村(社区)活动。结合“清朗”系列行动,加强网民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网上行为主体和行业的自律意识、法治意识。

        12.加强其他群体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法援护苗”行动、“法律服务 助老护老”行动、“法在身边 助残护残”活动、“深化源头治理 化解信访矛盾”专项行动、“老兵宣讲”实践活动等,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信访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扩大法治宣传教育惠及面,提高群众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度,增强特殊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治意识。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被羁押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

        13.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项目培育。各地各单位围绕执法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组织开展1项以上本地区公民、本行业领域群体法治素养提升行动项目。紧密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4.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度挖掘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家风文化、侨文化等特色资源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持续打造城区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各镇(街道)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辐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法治文旅线路、法治文化集聚区,建立法治文化场所名录,及时向社会公布。

        15.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化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推广。结合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推动法治文化向基层延伸。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宣传。推广“非遗+普法”“民俗+普法”“文旅+普法”等形式,推动创作生产更多优秀的法治文艺作品,打造城区全民普法品牌。

        16.推进新媒体新技术普法运用。加强城区普法新媒体矩阵建设,推进构建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组织参加第七届广东省法治动漫微视频评选活动,积极向19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推荐报送作品。支持鼓励各地各单位运用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普法作品,探索科技赋能AI新型普法模式,推进“智慧普法、科学普法、精准普法”。

        五、落实普法责任制

        17.严格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区国家机关动态调整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工作报告制度,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评议单位:区政务和数据局、区医保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参加全省创新创先普法工作项目征集评选活动。落实典型案例发布和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鼓励支持法学专家参与普法。用好用活立法基层联系点,加强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解读。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针对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例事件开展普法宣传,推进运用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开展普法宣传,在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标语点亮地标行动。

        18.做好“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组织开展“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加强普法典型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推荐报送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宣传贯彻法治宣传教育法,配合《广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修订专题调研的相关工作。谋划城区“九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