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高照,温情初冬。赶一程帮扶之教,赴一场双向之约。为了更好地增进特区对老区教育帮扶情谊,推进深圳市教育系统“组团式”帮扶工作建设,加强深汕两地教研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汕尾市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教学质量高品质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革新教师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学期以来,深圳市光明区各学科骨干教师不断到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进行送教交流活动。
送教活动分三批进行。分别为:10月28-29日深圳市蔡于江名师工作室成员团队的体育课送教活动,11 月14-15日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的送教活动,11月18-19日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初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的送教活动。
三次送教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毕业班、特色班多学科的教学,包含体育大单元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常规课、复习课、经验交流、成长分享。整个过程,节奏紧凑,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体现出作为深圳特区教育“敢闯敢试”的战斗作风,更体现出“敢为人新”的特区精神。
10月28-29日,是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蔡于江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赴汕尾中学开展送教交流活动。耿进老师(蔡于江体育名师工作室)上九年级体能大单元第4次课《发展下肢爆发力》。耿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过程紧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黄红老师(蔡于江体育名师工作室)上七年级体能大单元第4次课《发展耐力跑能力》。黄老师将传统的体育课程变身为一场生动的战斗体验。通过创设“保家卫国”的情境,以操场为舞台,以“战场作战”为线索,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环节,让体育科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欢喜、乐在其中。
11 月14-15日,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派出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英语六科高中青年骨干教师莅临汕中送教活动。其中,黄浩老师在高一(4)班上一节《函数的应用(一)》的数学课,刘玉兰老师在高三(1)班的授课内容是《球的切、接、截问题》的数学课,李应龙老师在高三(2)班上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课,陈利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必修上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语文课,宋翠兰老师在高三(1)班上一节《配位数的计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化学课,谢敏纯老师在高一 (4 )班上一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政治课,郭秀冰老师在高一(4)班上一节“Reading for writing”的英语课。郭秀冰老师还开设一个别开生面的讲座:《在磨砺中成长 在实践中升华-一名高中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的思考》。
冬天的特区、老区,温暖舒适,来自于埋头苦干、积蓄与勃发;教育教学之精粹,来自于帮扶交流、钻研与提升。这些难得的示范课,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复习课,抑或开设讲座,每个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紧扣核心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既有知识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深刻性、批判性的思维,努力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质,让每堂课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充满生动活泼的趣味,给汕尾中学的教师们展现了精彩绝伦、各具风格的示范课。
切磋琢磨方成玉,深耕历练奋楫时。这三次送教活动,不仅展示了深圳特区骨干教师的风采:他们当中,既有如醇厚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强调基础扎实与深度思考,也有像清新的晨露,充满生机与希望,鼓励自由表达与创新思维,展现了深圳特区教育教学多样性的魅力;更重要的是给汕尾中学全体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创造一个耳提面命、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难得良机。
为了做好这三次的交流对接,汕尾中学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做到全校动员,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吴可业书记、黄茂希校长亲自部署,办公室、教研处、教导处提前一周协调安排,做好具体布置。活动期间,吴书记、黄校长亲自带队教研处、教导处、科组长、相关年级、相关科任老师,深入课堂,聆听光明区骨干老师的上课,把握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捕捉每一个闪光点,课后认真讨评,把特区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现场的“吸收与转化”,结合汕中教学的薄弱环节,甚至是“难点”、“痛点”,进行理论概括,变成汕中教育的“内核”,变成汕中教师教学的“干细胞”。
一次示范,一次引领,一次促进,一种激励。特区老师们在课堂中示范,传授教学的精彩与成长;在讨评中交流,寻找思维碰撞的灵感与方向。汕尾中学将以三次送教活动为契机,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能,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汕中学子茁壮成长!
我们相信,在深圳光明区的帮扶助学下,只要不断虚心学习、科学整合、开拓创新,持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深耕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汕尾中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推动汕尾老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