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十三五”规划收宫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2020年以来,城区教育局落实市、区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党建为统领,全力以赴、多措并举抓好疫情防控、线上教育、返校复学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
一、城区学校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类学校 58所,其中,普通高中 5 所,初中 9 所,小学(含民办 3 所)42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区职业技术学校 1所、幼儿园 59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8 所,已办证民办幼儿园 51 所。全区在编教师 3694人,全区学生(包括幼儿园)61730人。
二、2020年主要工作及亮点
(一)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今年以来,局党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74场次,各类专题培训7场次,其中,领导班子专题学习32场次;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共促”“双报到、双服务”“精准扶贫”“创文创卫”“安全生产”等各类挂驻帮扶活动达53次;同时,坚持“党建+教育”工作理念,全面推进《汕尾市城区教育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前1年实现党组织100%全覆盖,全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已建立党总支13个、党支部65个。全区教育系统“学习强国”的注册人数从2000多人迅速增加至20000多人,同时,认真开展“校长(园长)来信”活动,其中,有15封入选“学习强国”。成立区委教育工委,设立了党建指导中心,加强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二)新形势,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城区教育人全力以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线上教育,多措并举确保了线上教育“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多方联动、确保学生返校平稳、有序、安全,实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不误。据统计,疫情期间,先后派出六批人员共895人直接到疫情防控一线,对全体教职员工(幼儿园、培训机构)和九类人员、包括校内宿舍教师家属等进行全覆盖核酸检测共 10474人次,筹集口罩200万个、消毒剂6000公斤、便携式体温计2276个、热成像测温仪15部等防控物资,增设洗手槽803个,累计进行消毒消杀1357次。
(三)补短板,顺利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城区特殊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已于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学生55人,填补了我区没有特殊学校的空白。凤山中学教学楼拆建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可增加学位600人,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区教师发展中心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验收,现正在进行配套设备装配,随时可以交付使用。今年城区十件民生实事建设一批中小学厕所顺利完成,新建、改建3所学校学生厕所,增加厕位84个。
(四)抓规划,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为完成我区今年“5080”学前教育工作任务,区争取了2020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9000万元,谋划新、改扩建7所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目前,学前教育7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招投标手续,陆续开工建设。我区通过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375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已达到6738位,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33%,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1.39%,初步完成今年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
(五)抓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教研活动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全员、全程教研格局,提高教研实效性和覆盖度,扎实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及北京四中网校结对帮扶项目在我区落地实施;推进中小学课堂改革,开展“决胜课堂实践活动”;加强中高考备考工作,有效提高中、高考的成绩,今年,我区高考参考人数为1875人,各类本科录取437 人,本科录取率为23.31%。2020年中考我区总平均分442.67分,继续领跑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六)保民生,全面落实国家扶贫资助政策。2020年,落实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城乡义务教育非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困难家庭学生 3702人、资助资金 354.2万元,落实高中建档立卡免学费等贫困学生 234人、免费金额58.5万元,开展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2020年,已成功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1595人,贷款金额1271.7 万元。
(七)提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区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感动城区年度教师”评选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过去一年,我区公开招聘研究生学历教师11名,小学教师43名,幼儿园教师26名,政府劳务派遣人员担任幼儿园保育员50名,有效地补充我区教师新鲜血液,解决了部分学校尤其市区小学教师、公办园教师的缺编问题。同时,对任满两届、符合任职条件的校长进行交流,共交流校长21人,增强了学校管理活力,依托新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处,加强教师培训,投入教师继续教育经费500万元。
(八)抓落实,打造安全文明校园。
加强安全责任的落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打造安全文明校园,全区共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专题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讲座、专题课240场次,发放安全教育通告、做好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共97000多份,签订承诺书53000多份,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课1100多节,板报1100多期。建设省、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达标校50所,今年我区市级依法治校达标率将达到100%。狠抓学生安全管理不放松,实现了学生零溺水、零安全事故,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亟需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革命老区支持政策扶持资金、深圳光明区和深圳帮扶资金等。近期急推进项目为:一是新城中学封闭式管理学校工程项目,计划投资5100万元;二是田家炳中学图书馆、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和架空球场工程项目,计划投资8500万元;三是城区职业学校择址重建项目,计划资金3亿元;四是凤山街道海滨小学新建教学楼,计划投资980万元。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虽然经过多次学校布局调整,但“麻雀学校”依然存在,我区100生以下的学校还有12所。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我区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统一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专项规划,学校布点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成为制约城区教育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
(三)市区中小学学位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扩容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新建小区不断增多,大量人口流向市区,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出现的人口的增长,市区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市区中小学校学位逐年紧缺。应及早谋划市区学校布局,至少还要在招生压力大的区域新建2所上规模小学;新建居民小区应配套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不断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对中小学学位的需求。
(四)城区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我区品牌学校少,名牌教师少,进一步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学校管理水平与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一些学校管理效能低下,学校管理严重缺位,与现代学校管理相距甚远。
四、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说一千,道一万,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要办好学,出人才。对于2021年,我们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实施“九大工程”,补齐我区教育发展短板,强化教育薄弱环节,实现城区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强化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各学校要深刻认识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校园管控不放松、全面摸排不放松,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视疫情形势,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新城中学封闭式管理学校(计划投入资金5100万元)及田家炳中学图书馆、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和架空球场(计划投入资金8500万元)建设工程,东涌中学封闭性管理学校工程(计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按照《汕尾市城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2019—2021年)》,计划三年时间,全区按标准化要求建成东涌中学、红草一中、捷胜中学和马宫中学等4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四)推进学前教育“5080”目标规划任务。狠抓工作进度,加快项目建设,用好9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大力推进学前教育“5080”工程项目(汕尾市城区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抓紧推进建设保利幼儿园、红海西路安置区幼儿园、碧桂园幼儿园、培英幼儿园、红草镇青草幼儿园、区中心幼儿园、通航路幼儿园等七所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200个。
(五)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择址重建工程。根据区政府的指示精神,用三年时间(2021—2023年),投入资金3亿元,择址重建一所招生规模达到2000人、用地面积110亩,其他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中职学校。
(六)把握教育生命线,提升办学质量。以《汕尾市城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抓手,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学科的实际,配齐配强教研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教研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全力抓好高、中考备考工作;加强小学视导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教研、学科竞赛活动;加强实验课题的检查指导。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红海扬帆人才计划,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促进教师年轻化、专业化发展。对缺编学校教师纳入招聘计划,根据学科需求设定岗位全员招聘,解决长期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有关系列活动;制定师德考核标准和办法,出台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严厉查处师德师风违纪行为实现师德要求具体化、规范化;深入研究师德师风建设新问题,探索建设并运行师德师风监控体系。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的一年,城区教育人要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汇聚起来、把精神振作起来、把责任担当起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讲好城区教育故事、提升城区教育质量,为汕尾教育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汕尾市城区教育局
2021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