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5020072443901/2024-00020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 成文日期: 2024-05-13
名称: “老地方新烟火” 这条街道有许多“老汕尾”的乡愁和记忆……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老地方新烟火” 这条街道有许多“老汕尾”的乡愁和记忆……

发布日期:2024-05-20  浏览次数:-

铿锵的锣鼓声震耳欲聋、气势磅礴的雄狮灵动潇洒、脸涂油彩的英歌舞表演者欢跳生风……“五一”期间,浩浩荡荡的妈祖巡安队伍穿过大街,吸引无数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发“圈”。传承百年的民俗活动又一次在朋友圈“火”了起来,尽显传统文化魅力。

近年来,城区凤山街道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文化内涵做“加持”、以大型节会活动为“杠杆”,融文化于旅游发展、以旅游促文化兴盛,从顶层设计到系统举措,从部署到落实,合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文旅融合赋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老地方新烟火 丰富群众生活

大年初一,“寻根中华文化,弘扬忠义精神,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善美城区”贺新春文艺演出活动在汕尾关帝庙戏台拉开帷幕,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一道浓厚的年味民间文化盛宴。

图片

凤山妈祖巡安非遗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汕尾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是汕尾渔港、商港、对外对内贸易港的发祥地,距今已有388年的历史。若要说给关帝庙戏台安个姓,那必然是姓“百”。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戏台依然巍然屹立在街口。它不仅是百年戏台,也是丰富老百姓生活的百姓舞台,更是“百千万工程”的宣传平台。此次文艺演出活动将汕尾关帝文化进一步发扬,打造汕尾文化底蕴深厚的“好口碑”“老口碑”,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认识汕尾、了解汕尾,推进汕尾文旅融合发展,共同奏响建设善美城区的主旋律。

图片

气势磅礴的英歌舞表演。

“五一”期间,市、区在凤山街道举办了系列活动,让老街区热闹起来。“活力品清湖 百姓大舞台”系列活动之英歌舞动善美专场展演在市城区品清湖红树林沙滩举行。特定步伐配合“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节奏,古装扮相的表演者手里的舞槌上下翻飞,对敲而舞,鼓声、吼声交织,铿锵有力,气势如虹。粗犷多变的步伐、漂亮灵动的槌花让观众目不暇接,现场响起如雷掌声。

图片

“五一”期间文艺汇演,让市民游客感受凤山魅力、倾听汕尾声音。

5月2至4日三天陆续开展的文艺汇演、民乐(戏曲)演奏、电声乐队(流行)汇演活动,以跨越时代的音乐文化,通过声音和节奏将人们的心联结在一起,持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让市民畅享文体生活,让外来游客感受凤山魅力、倾听汕尾声音。

老渔村新网红  绽放文旅魅力

近年来,凤山街道小岛渔业村招引网红咖啡店“浮日是野”入驻,通过将渔村风情与咖啡经济融合,吸引大批游客打卡,展现自然雅致的渔村文化、领略原汁原味的渔村风景、品味“渔味”无穷的渔村咖啡。

图片

小岛渔业村融合渔村风情与咖啡经济,吸引大批游客打卡。

“在汕尾,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颗具有浓厚渔业文化的‘明珠’在身边,它正绽放着别样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前来。”说起小岛渔业村,游客黄女士说道。

小岛渔业村向海要经济、要效益、要发展,大力挖掘潜力。结合自然生态禀赋、文化传承,围绕“山海渔村·生态明珠”主题,引导发展渔家休闲文旅业态,按照“生态+文旅”发展思路,依托悠长海岸、深耕静谧绿林,以“强村公司”为支撑,延伸山海产业链,发展文化旅游,进行整岛开发。

据悉,小岛渔业村借力中铁助力镇街建设投入的1500万元资金,开展凤山街道屿村小岛环境风貌提升项目工程,致力汇集村集体资源,补齐村集体建设用地薄弱问题,大力推进乡村酒店房屋收储工作,开发与小岛文旅发展配套的乡村酒店。截至目前,小岛渔业村已拆除39间房屋共1850平方米,墙面彩绘已完成700平方米。

老商街新潮流  盘活经济活力

时间回溯到清末民初,“大街商廊”上布街商声鼎沸。集汕尾埠印染技术之大成,闻名香港、南洋地区的“海城蓝”(大成蓝布)和“汕尾乌”(毛乌布)便在此地商铺售卖。布街两头,米街、糖街上也是摩肩接踵的买货人。“打铁街”亦可顾名思义,集中了众多打造船钉、铁器、铁网等船上用品的商铺。童谣唱道:“牵齐齐,来去大街买双鞋”,便是当年这里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条条街巷的名字传承下来,市民们仍得以在牌匾上窥得那盛极一时的繁华和柴米油盐的生活。

据馆藏资料介绍,当时云集在汕尾港的商铺、行栈,仅潮商便超过2000多家,“老汕尾”摸索出一条历久弥新的经商之道,虽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短暂的沉寂,待到改革开放的春风重新吹沸了这条历史老商街的“商潮”,这条街道上各式时装的店面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踏入千禧年后,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迅速崛起,使得三马路商贸再次受到冲击。部分老街店铺因循守旧,依旧沿用传统商业模式,导致人流量有所减少。虽然老街的繁华不再,但汕尾人民敢为人先的拼搏意识和创新发展理念却一直不变。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加快回暖,乘着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凤山街道进一步激发假日经济活力,为消费“添柴加火”,着力布局建设“咖啡一条街”“网红步行街”等年轻态、时尚感的文旅业态,推动创建文旅休闲街区,解锁文商旅融合密码。

图片

据了解,凤山街道以凤山祖庙景区改造升级为契机,打造以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和文明路为圈层的特色文旅商圈,助力“车尾箱经济”“咖啡经济”等青年新兴业态持续“出圈”。同时,以明珠广场、显达广场、熙龙湾广场等大型商超为着力点,打造城市活力商圈,目前入驻商铺279家,其中企业年营业收入达4.5亿元以上。

老文化新内涵  赓续善美血脉

厚德大爱的妈祖文化内核便是家国情怀,它激励着广大群众要有家国天下的担当,这与“百千万工程”的理念紧密相连。凤山街道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赋能“百千万”,推动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品清湖畔,百舸飞驰。去年端午节,由凤山街道指导,各社区主办,民间团体自发组织的“接人流、聚人气、向民心、展风貌”的龙舟赛隆重举行。在和顺乡、夏楼美村、林埠村等5个赛点,32条龙舟在品清湖上演“群龙争霸”,现场参赛人数约900人,吸引近10万名群众驻足观看、呐喊助威,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边,凤山街道围绕“端午龙舟竞渡,凤山禁毒同行”禁毒主题,在市城区品清湖红树林沙滩举办“端午龙舟竞渡,凤山禁毒同行”暨“6·26”国际禁毒日大型群众性文体宣传活动,将地方民俗传统与禁毒工作巧妙融合,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图片

去年端午节期间,凤山街道举行传统龙舟赛。

优秀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没有尽头,推开时间的波浪,古老的龙舟竞渡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将更具时代特色。龙舟精神象征着奋发有为、创新进取的精神力量,激发着全区人民团结奋进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

去年以来,凤山街道锚定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标赶超、创先争优,以实施“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为契机,努力把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如抓牢项目“双进”,谋划星合、愉景湾等11个“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13亿元;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额累计达19.9亿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旅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凤山街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小燕表示,在凤山街道,无论是老街区改造还是新项目推进,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底蕴。在“咖啡经济”“露营经济”风靡青年消费市场的当下,街道将继续写好“海”的文章,讲好“善”的故事,传承“敢”的能量,实现“美”的发展。同时,深入挖掘传统街区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商文旅一体融合发展,为“百千万工程”镇域经济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