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涌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村经济、人居环境、风貌提升等重点任务,通过打好产业、建设、服务、改革、合力“五张牌”,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打好“产业牌”,激活镇域经济新动能
全力以赴拼经济。紧盯我镇落后指标精准发力,抓实抓细企业培育、招商引资等工作,推动镇域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1-10月,我镇规上工业同比增长2.9%,规上服务业营收收入同比增长24.1%;前三季度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2.1%;新增四上企业6家。
全力以赴拼农旅。坚持统筹联动、连片发展,紧扣东涌山海湖城生态、高铁人流集聚要素,以高铁站为起点,结合东部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和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连片打造品清湖南岸碧带、宝楼羊牯岭、新民春绿洲耕园等节点,谋划中沟路沿河经济带,打造都市休闲消费目的地。
全力以赴拼商贸。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谋划布局高铁和周边住宅小区的商贸区域,推进“善美汇”商业综合体项目落地,建设“牛气冲天一条街”地标式消费场景,推动海珍实业打造近2万平方米海珍城宴会中心,商圈周边新增公寓29家,街区能级持续提升。
二、打好“建设牌”,绘出镇村风貌新图景
提力加速典型镇建设。着眼“山海盐乡 古韵新涌”发展定位,对标“1+4+7+9+N”建设要求逐一完善,编制完成典型镇建设规划初步成果,建成成业路垃圾转运站1个、污水处理装置28处,部署公厕32处,全面加强“六乱”整治,基本建成“七个一”关键节点,加速推进品清大道中段连片50栋房屋外立面提升,配建完善公共设施九项基本任务,圩镇主街道路交通照明、安全和服务设施均已完善。
稳步推进典型村提升。按程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对照典型村验收十二项指标查漏补缺,常态化推进风貌提升、乡村治理等工作,重点针对环境、经济两个方面进行提升。品清村结合美食街打造推进主街提升,立足地理优势发展优质物业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已达200万元;新民村推进农房微改造,通过流转450亩土地培育发展3个村级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近百个,实现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
着力构建城乡新风貌。以“明珠一号”“明珠五号”攻坚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绿化美化工作,今年以来,镇区种植各类绿化苗木约48000株,完善“百街百景”2条、“千村千园”18个。借助中铁助力契机,在红海湾大道沿线开展6处拆围建绿提升美化,新建赤古、石洲村头公园,累计提升铁路、国道、主干道沿线房屋外立面624间、平改坡537间,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三、打好“服务牌”,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新建一处养老服务中心,推动镇卫生院迁址焕新、扩容提质,常态化运营全镇15个村卫生站,打通群众就诊最后一公里;谋划新建规范化东涌综合市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加大与高瞻冷链物流公司相关合作,在圩镇内建设2处快递中转仓库;协调民间力量和电网系统合作,建设深汕中心医院大型公共停车场,配建8个集中式充电站、共102个充电桩,充电停车位比例达到10%以上,有效破解停车难题,为群众幸福指数充电蓄能。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加快推进东片区、中央商务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消防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主街外立面。持续治理乱拉挂,全面清理户外架空线缆违章乱架,完成三线下地长度5.7公里,消除安全隐患178处,营造安全稳定生活环境。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设,配置“微网格”信息员304名,组建红色楼栋长队伍、调解志愿队伍等,设立村级调解服务室,打造“小哥驿站”“舒心驿站”等阵地,以“主动到前端、处理到网格”的工作模式广泛有效地开展调解工作,把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打好“改革牌”,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集成式改革。聚焦破解“干部干、群众看”问题,通过党政带动、乡贤推动、行业联动,号召400余人加入乡村志愿植树队,成立党员护绿队19支、党员绿化岗276个,争取中铁港航局等国企帮扶资金约200万元,推动形成全民植绿护绿氛围。
推进营商环境集成式改革。制定政企常态化上门服务机制,坚持“一家企业一套班子”“一家企业一种方案”,全面提升问题反映、情况协调的总体质量,成功推动凤凰湾酒店在24小时内成功通过市名录初审,推动市城区2024年度首家工业类企业广东柏能大力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申报上规。
五、打好“合力牌”,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用好企业助力资源。把握建筑业企业助力契机,谋划中铁助力公益性项目3个,目前已完成1个,推进中2个。深化“百企帮百村”行动,发动辖区内企业与全镇18个村(社区)结对、联动发展,推动4家建筑企业帮扶镇域风貌提升及绿化美化建设,已完成3个项目,已投资约560万元。
用好高校帮扶资源。发挥“双百行动”效能,邀请高级技工学校师生参与东石村风貌提升设计工作,联合汕尾技师学院在宝楼村开展助农直播,累计吸引6万人次观看,点赞次数超20万次,对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粤百香”实践团为宝楼百香果设计“香果果”品牌形象及一系列文创周边产品,进一步提升“土特产”知名度和附加值。
用好党员群众力量。依托“入户联心”活动,按网格化管理分块联系群众,开展宣讲活动5场,解决矛盾纠纷75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百千万工程”,今年以来累计创建20户城区“美丽庭院”,发动乡贤捐资捐物、助学济困合计247.8万元,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下来,东涌镇将锚定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以“头号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汕尾做实做强“西承东联桥头堡”、打造“东海岸重要支点”作出东涌贡献。
一是强经济、兴产业。认真谋划招商引资,抓实抓细“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源落地东涌,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各项经济指标;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压实责任,全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争取以最快速度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优环境、提风貌。镇村联动抓好绿化美化、“三大革命”、“六乱”整治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巡查整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铁路、主干道沿线提升效果,借助中铁助力契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圩镇风貌品质。
三是创典型、树品牌。抓实典型镇村培育提升工作,推动各村根据自身特色、资源谋划发展方向,形成梯次培育、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加快打造农业特色品牌,通过扩大规模、品质培优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宝楼姜、凤山红灯笼荔枝等农特产品“含金量”。
四是抓党建、齐参与。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队伍、做优平台,多措并举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入户联心”取得实效。持续强化宣传氛围,广泛动员企业、乡贤等助力“百千万工程”,引领社会力量合力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