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分享到:
【聚焦两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看汕尾城区乡村振兴发力点
2022-06-17 10:05 来源: 南方+ 发布机构: 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字体: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汕尾市城区两会期间,“乡村振兴”成为热门话题。

  这一年,面对乡村振兴课题,汕尾市城区要如何发力?6月15日,在汕尾市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加快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图片


  农业更强,稳住基本盘是底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捷胜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撂荒地整治,抢抓农时复垦播种,做到应种尽种。其中,在整治沙坑村撂荒地种植粮食方面,沙坑村共流转了681亩撂荒地,通过引进专业公司来复垦,并集约化种植了花生、甘薯,今年带动集体收入增收20余万元。此外,还多次邀请专家组针对水稻种植开展技术攻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针对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一系列部署: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鼓励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4万亩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000亩,垦造水田1000亩,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100%复耕复种……一系列有力举措和明确要求彰显出城区端稳饭碗的决心。

  图片


  农村变美,环境整治是路径
  乡村振兴不光补短板还要提“颜值”,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扮靓农村环境的根本路径。
  位于红草镇西南部的新村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一环,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塑形、凝神、铸魂一起抓,做到既重“面子”更有“里子”,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基层治理示范村”,今年还入选了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
  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九大攻坚”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计划,所有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将红草镇打造成“示范圩镇”;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优化提升村庄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统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四小园”建设,所有自然村基本实现道路硬底化,全区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力推东涌、捷胜自来水并入市政自来水网;推动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优化配置;高标准推进“黄江画卷”“莲山丽水”“花果原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图片


  农民要富,产业振兴是关键
  6月,走进汕尾市城区晨洲村,放眼望去,“万亩蚝田”生机勃勃,一栋栋小楼房整齐亮丽,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与不远处的海边美景尽收眼底,如画般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不时停留拍照打卡。据悉,2021年蚝产值5.6亿元,增长21.74%;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万元,增长20.2%。蚝田招标发包价格从5年前每年300元/亩提高到2222元/亩,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90万元,实现蚝民增收、蚝业增效、蚝村富裕。
  城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省级现代农业(水产)产业园为平台,加快推进晨洲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加大对“粤字号”品牌培育力度;基本建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为农服务体系,培育新增市级农产品品牌2家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有效满足涉农领域信贷需求。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城区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充分发挥深圳光明区对口帮扶优势,大力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加快实现产业富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民宿文宿等新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南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尾市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5020001  粤ICP备07026143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76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