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马宫普照寺
位于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南侧的牛尾山麓,清乾隆末年始建。清嘉庆七年(1802),马宫合港善信虔诚迎请归善(今惠东)县狮子山西来古刹地藏菩萨圣像供奉本寺,并礼请心融老和尚率僧众锡驾斯寺,主持普济法事,鼎盛一时。
清咸丰六年(1856),贼匪抢劫白腾洲岛的江牡山古寺,寺毁僧亡,洗劫一空。经数月后,小漠、后门、汕尾、马宫等地相继召集人船渡海,前往江牡山古寺,寻索劫后余物。当时,马宫的渔民发现一尊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陶瓷坐像(高40厘米),遂把该像带回,供奉于普照寺。该像至今保存完好,经有关专家鉴定,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再度礼请西来古刹胜聪法师住锡普照寺弘法,禅风大振,佛光增辉。民国十七年(1928)续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普照寺遭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破烂不堪。民国三十三年(1944)再次修复之后,西来古刹仕开和尚、莲花山莲花庵成良和尚曾先后寄锡于此弘法。
新中国成立后,普照寺被改作马宫中心学校。于1991年,在马宫镇委、镇政府的重视下,马宫居委会及当地佛教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集资50多万元在普照寺旁建设马宫中心小学教学楼,学校迁往新址,同时,落实宗教政策将普照寺旧址归还佛教界筹资修复,于寺前增建迎香亭,该寺主体占地面积250平方米。
1991年6月2日,举行普照寺修建落成暨圣像开光典礼,礼请海丰鸡鸣寺僧众主持法事,重光古迹。1997年4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准予普照寺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2002年12月,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普照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林乃新等善士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7月举行建设大雄宝殿、斋堂等典礼,其中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86平方米。
普照寺面临红海湾,背靠黄牛山,拾级登临,层峦错落。近听涛声奏梵乐,远观海色演真如,是马宫信教群众礼佛的活动场所。现负责人陈金,常住僧人1人,佛教信众约1500人。2013年11月,释延慈任该寺住持兼寺务委员会主任。
清咸丰六年(1856),贼匪抢劫白腾洲岛的江牡山古寺,寺毁僧亡,洗劫一空。经数月后,小漠、后门、汕尾、马宫等地相继召集人船渡海,前往江牡山古寺,寻索劫后余物。当时,马宫的渔民发现一尊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陶瓷坐像(高40厘米),遂把该像带回,供奉于普照寺。该像至今保存完好,经有关专家鉴定,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再度礼请西来古刹胜聪法师住锡普照寺弘法,禅风大振,佛光增辉。民国十七年(1928)续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普照寺遭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破烂不堪。民国三十三年(1944)再次修复之后,西来古刹仕开和尚、莲花山莲花庵成良和尚曾先后寄锡于此弘法。
新中国成立后,普照寺被改作马宫中心学校。于1991年,在马宫镇委、镇政府的重视下,马宫居委会及当地佛教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集资50多万元在普照寺旁建设马宫中心小学教学楼,学校迁往新址,同时,落实宗教政策将普照寺旧址归还佛教界筹资修复,于寺前增建迎香亭,该寺主体占地面积250平方米。
1991年6月2日,举行普照寺修建落成暨圣像开光典礼,礼请海丰鸡鸣寺僧众主持法事,重光古迹。1997年4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准予普照寺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2002年12月,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批准普照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林乃新等善士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7月举行建设大雄宝殿、斋堂等典礼,其中大雄宝殿建筑面积约186平方米。
普照寺面临红海湾,背靠黄牛山,拾级登临,层峦错落。近听涛声奏梵乐,远观海色演真如,是马宫信教群众礼佛的活动场所。现负责人陈金,常住僧人1人,佛教信众约1500人。2013年11月,释延慈任该寺住持兼寺务委员会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