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城区修善堂
原名修善堂,位于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后寮三巷12 号—13 号,清康熙二十五(1686) 始建,属道教全真龙门派。
新中国成立前,曾在此观常住的有胡开杰、罗开定、黄开崇、罗开满、陈开知、吴开盛、吴开义、刘开光、许开瑞、叶宗明、吴诚敬、余诚球、余信通、陈信贞、林信专(现住陆丰紫竹观)等道士、道姑。在郊区盐仕村旁购置一幅山坡地作为道师墓园,俗称“菜姑山”,以安葬仙逝道人,部分坟墓至今尚存。
当年,修善堂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道教活动场所,道士、道姑常用中草药为当地道教信众和居民治病疗伤。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林信专、庄信珍等道人住于该堂,后因道堂被改作学校宿舍之用,道众返回原籍,遂停止了宗教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2002 年8 月20 日,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按宗教政策规定,批准修善堂355 平方米的房地产归还道教管理使用。2006 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批准修善观登记为道教固定处所,修善观因年久失修,已属危房,于2008 年8 月,经宗教工作部门批准修建,由林信专、何世贰等组成筹建组,筹资约170 万元新建“三清殿”,建筑面积125 平方米,其殿宇造型雅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林信专任住持,道教信众300 多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2002 年8 月20 日,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按宗教政策规定,批准修善堂355 平方米的房地产归还道教管理使用。2006 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门批准修善观登记为道教固定处所,修善观因年久失修,已属危房,于2008 年8 月,经宗教工作部门批准修建,由林信专、何世贰等组成筹建组,筹资约170 万元新建“三清殿”,建筑面积125 平方米,其殿宇造型雅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林信专任住持,道教信众300 多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