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汾天主堂
位于汕尾市城区红草镇南汾村,背靠五叶莲山,面临长沙湾,原堂建筑面积约30多平方米,于1952年土地改革时被作他用。
民国十三年(1924),有一位意大利籍神父到青草墟传教,原有青草个别村民信仰天主教,接着天主教衍及晨洲、西河、水陂、仁盛;之后,天主教又传入南汾村,并建小规模的南汾天主堂。
新中国成立后,南汾天主教信众按照国家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办好教会,“文革”期间,南汾天主教停止活动。1982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南汾天主教信众恢复宗教活动。1989年以来,驻汕尾天主堂神父经常到南汾村传教,指导信徒读诵圣经,告诫信传严遵“十诫”。
目前,未有重建教堂,每逢节日,南汾天主教信众在邱如平的家宅作临时祈祷活动场所。现南汾天主教点的负责人庄安当,有教徒120多人。2006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南汾天主教活动点登记为固定处所。
民国十三年(1924),有一位意大利籍神父到青草墟传教,原有青草个别村民信仰天主教,接着天主教衍及晨洲、西河、水陂、仁盛;之后,天主教又传入南汾村,并建小规模的南汾天主堂。
新中国成立后,南汾天主教信众按照国家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办好教会,“文革”期间,南汾天主教停止活动。1982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南汾天主教信众恢复宗教活动。1989年以来,驻汕尾天主堂神父经常到南汾村传教,指导信徒读诵圣经,告诫信传严遵“十诫”。
目前,未有重建教堂,每逢节日,南汾天主教信众在邱如平的家宅作临时祈祷活动场所。现南汾天主教点的负责人庄安当,有教徒120多人。2006年,政府宗教工作部门依法批准南汾天主教活动点登记为固定处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