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专题专栏
分享到:
捷胜镇用好三大“硬核”措施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
2020-08-04 10:51 来源: 捷胜镇 发布机构: 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字体:   

  近年来,捷胜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好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民生保障三大“硬核”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100%脱贫,5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出列条件目标任务。

  一、党建引领强支撑,让根基筑得更牢、脚步迈得更稳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理念,以“三强化”把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更加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投入资金625万元推进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个、改扩建4个,优化设置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7个,把战斗堡垒筑牢在主战场。


微信图片_20200804103925.jpg


  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打造“狮子型”干部队伍,优化调整“两委”干部27名,储备村社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1人,选派贫困村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和新录用公务员下沉基层,扎实推进“六个一”工作(一村(社区)一研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大学生、一周一学习、一月一培训、一季一小结),把干事激情投在最前沿。

  三是强化制度落实。严格落实镇、村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机制,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考评指标,把实干实绩考在第一线。

  二、产业带动谋发展,让资源使用更优、群众获利更多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引擎”,用足用活扶贫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三转变”为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提高帮扶资金效益,推动单方受益向多方共赢转变。借助深圳市光明区5个街道帮扶的人才、技术、资金、理念等优势资源,投入资金4768.07万元,重点打造荷塘酒店、荷花莲藕生态基地、沙坑番薯粉丝厂、大流·光明商会幼儿园等产业造血项目,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合作得红利、就业务工得工资等方式每年预计增加收益约314.2万元,为2252名贫困户每年每人带来1395.2元收入。


微信图片_20200804103939.jpg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优质产业转变。以“帮扶单位出资﹢贫困户出地﹢电商销售”的模式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军船头村沙葛、大流村桑葚、沙坑村番薯粉丝、埔尾村花生、东坑村海盐、沙角尾村和石头村海产品等特色产品变商品,目前沙葛、桑葚、番薯粉丝和光伏等项目已实现收益,已为5个贫困村每年增收27.23万元,给贫困户每年每人带来342元的收益。全镇脱贫产业后劲明显增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日益明晰,贫困户增收渠道逐渐稳定。

  三是依托新兴业态,推动传统经销向现代经销转变。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利用电商平台,借力深圳帮扶,5个省定贫困村和其他“一村一品”产业实现了线上网络销售、线下签订“扶贫特色农产品购销合同”的方式,建立了产销关系,打开了产品销路,实现了可持续效益,目前已实现收益15多万元。同时,携手汕尾市农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连续两年在城区特色产品推介会上展销扶贫产品,扩大了销售渠道,销售额达36万元。

  三、民生保障增福祉,让政策落实更暖心、惠民服务更贴心

  坚持把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作为“第一目标”,突出抓好热点民生问题,以“三到位”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

  一是扶贫政策保障到位。全镇贫困户医疗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兜底、教育生活费补助、安全饮水政策要求等100%保障到位,完成了12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落实就业扶贫,至2019年累计就业人员833人,疫情期间贫困户复工率达100%。建立完善贫困户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准确情况,有效防止贫困户返贫。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投入资金1164万元完成27条道路硬底化,投入资金1265万元改造全镇及各村(社区)自来水管道30.5公里,完成农村户改厕90户,新建改建公厕19座,文化舞台、村头公园、健身广场、卫生站等惠民设施陆续投入使用。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到位。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个省定贫困村投入1.38亿元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外立面整治、标准化公厕、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终端等90个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完成,军船头、沙坑村两个省级特色精品村已初显成效;9个非贫困村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已全面完成了村庄规划、“三清三拆”和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了市级验收并获得奖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尾市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5020001  粤ICP备07026143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76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