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香洲街道位于汕尾市区西南部,是市、区二级党政办公所在地,东连东涌镇和凤山街道,南邻新港街道,西接马宫街道,北与红草镇交界。辖区总面积约2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2万,下辖东兴、后径、城西、新兴、西兴、中区、新区、新瑶、园林、城南、新城、兴祥、新楼、盐仕14个社区和梧桐、西洋2个行政村。全街道基层党组织共46个、党员1678名。
【历史沿革】香洲街道原属海丰县汕尾镇,1989年5月经汕尾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汕尾镇,划分为香洲街道、凤山街道、新港街道。香洲街道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有新石器时代遗迹,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
【资源禀赋】香洲街道地势依山傍海,西北部山丘连绵,有大鹏山、赤口山、同顶天山、公鸡山、狮地山等;东南部低平,向南逐渐倾斜,毗邻保利金町湾旅游辐射区,拥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此外,位于城西社区的坎下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广东省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2024年,香洲街道农业总产值0.74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46亿元,同比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3亿元,同比增长2.0%;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8.95亿元,同比增长19.5%;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72.34亿元,同比增长4.7%。成功招引项目3个,总投资额7.8亿元。2024年新增“四上”企业11家,累计培育“四上”企业96家。
【产业特色】围绕文旅康养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健康养老、休闲运动、乡村旅游等项目。扎实推进香洲街道城镇老旧小区微改造、西片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和明代坎下城片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以金町湾旅游度假区辐射带动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全面盘活西兴、梧桐、西洋村内资源,在发展壮大停车场经营型、农家乐休闲型等经济上下功夫,统筹抓好民宿、农家乐以及西洋草莓、梧桐花生米“一村一品”等建设,全力打造“汕尾味道”。
【基层治理】紧扣“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优化“3+1+N”大调解队伍,推动矛盾纠纷闭环治理,做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夯实“田字型”“五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工作机制,强化智治支撑,深化“民情地图”“数字香洲”应用,以“数”赋能基层治理,大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