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会住城中村,很嘈杂也不安全,这里生活设施比较完备,离公司也近。”住在广州梦享社区青年公寓的黄嘉馨现在很是满意。目前,越来越多这样的新就业青年人住进了保障性租赁住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快速发展,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立足主责主业,着眼服务、帮助群众,推出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城市服务驿站3项重点民生项目,以及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17项民生实事,努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急难愁盼”问题。
广州花都凤和村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新貌。受访者供图
聚焦困难群体
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筹集建设任务已完成八成
住房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考验着主管部门的治理智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着眼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全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着力改善新市民、青年人居住条件,提升住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6月,国家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11月5日,广东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在摸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关“十四五”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全力以赴”的原则,广东前期已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5市作为国家、省的试点城市,探索经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因此,广东扩大发展范围,将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湛江10个市,作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
从今年开始,广东正式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在2021年—2023年期间,指导重点城市建立联审工作机制,多部门协调联动,三年内全省计划筹集建设86万套(间),将解决潜在住房保障需求规模的93%。截至9月底,今年全省新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82576套,已完成年度任务的82.1%。
但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任务量大,如何确保计划有效实施?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在制度设计上,必须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特点是政府给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降低市场主体投资成本,而市场主体要承担一定义务,必须把房子建成较小户型、较低租金。
同时,明确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确定规划目标、年度任务和保障措施。并且,还要落实土地、金融、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执行民用水电气价、简化改造验收审批等六项支持政策。
另外,全省还将培育规范市场,制定优质专业化租赁企业评定标准,建立优质专业化租赁企业库并定期更新。对入库企业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每年还将评选出若干省级示范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和项目,并对真抓实干、成效突出的实施激励。
与此同时,全省继续规范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探索高校、医院、国有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闲置用地和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路径,满足多层次群众住房需求。
截至9月底,全省新开工公租房8961套、基本建成公租房8682套,发放租赁补贴42125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3.5%、63.9%和111.2%。筹集建设共有产权住房12331套,完成目标任务的96.3%,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
补齐突出短板
已开工改造超1500个城镇老旧小区
群众居住环境是否良好、居住是否舒心,是衡量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尺。今年,广东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省委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省十件民生实事内容,全面推进,计划年度开工改造不少于1300个老旧小区,惠及超过25万户居民。
庞大的改造任务呼唤完善的顶层设计。广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于今年6月高规格成立省城镇居住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出台《广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等系列配套政策和文件,并会同多部门出台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由此搭建起广东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推进框架。
老旧小区改什么?改造主要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其中基础类主要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完善类是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的改造内容,提升类则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按照哪一类标准进行改造,主要根据各小区所在地的财政投入能力大小、小区自身基础条件、居民改造意愿及出资情况等决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各方诉求、汇聚各方力量,才能推进老旧小区有序改造。
广东各地既秉持因地制宜理念,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比如在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方面,梅州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全程参与小区改造和后续管理。江门市多渠道汇聚民意,通过建立小区治理协商联席机制,设立“党员工作室”、居民议事厅,协调居民矛盾,听取居民意见。
而针对资金筹措难题,广州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投资改基础、社会投资促提升的改造模式。
对于长期运维,广州三眼井社区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佛山探索“改造+运营服务”一体化市场运作模式。韶关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共管”,居民主动承担小区日常物业管理事务。
同时,大力推进群众关心的加装电梯。到今年,广州累计加装电梯超过1万台,在全国领先。广州、深圳、江门等多个市出台加装电梯相关政策文件。
多方合力下,截至10月底,全省已开工改造超过1500个城镇老旧小区,惠及30多万户居民,提前超额实现省民生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度任务底数目标。
而在“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继续加大改造力度,坚持用“绣花功夫”稳步推进,完成全省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让居住在老旧小区的上百万户居民更舒心。
满足迫切需求
提前完成年度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在广州花都区大军岭,一辆生活垃圾运输车沿着蜿蜒的公路驶入山间,到达尽头的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垃圾堆放发酵后经多工序处理,最终产生蒸汽让发电机组发电。
今年,广州5座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分别进行垃圾试烧,让广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城市,也成为广东推进垃圾分类的重要举措。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列为民生实事,组织编制《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指导全省各地科学规划布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快设施建设,加强设施稳定运营、规范管理等。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151座,总处理能力14.9万吨/日,居全国首位,焚烧占比达70%。其中,2021年1—10月,新建成10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新增处理能力9042吨/日,在建项目17座,处理能力2.9万吨/日,提前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任务目标。
城市黑臭水体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大事,广东加快治理。同时,还全力攻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127个乡镇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广东是城乡建设大省,如何为各类建设项目加速很关键,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得到改善。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承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将许可事项办理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减到20个工作日,将变更事项办理时限从2个工作日压减到1个工作日。同时,全面推行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电子证书”,将部分纸质证书改为电子证书,提高企业参加招投标便捷性。
办事体悟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在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保障性住房筹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诸多民生实事上取得重要进展。
进展如何取得、如何继续把实事办好?笔者专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赵坤。
问:住房城乡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如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答:我们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以致用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点环节来抓。在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事关民生的重点工作中,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困难群体,用心把民生保障兜底性工程做实做好。努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提升城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品质,妥善处置重复信访人诉求,依法维护购房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现场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城市服务驿站”和“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全面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
聚焦突出短板,努力把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短板补齐。开展“红色物业”试点活动带动提升全省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开展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开展“民法为民 粤建越美”系列普法活动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在厅对外办事窗口开展“争创优质服务岗”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聚焦具体工作,持续把紧贴群众日常生活的具体事做好。通过采取有力举措,提升公积金使用方便度,增强城市品质历史厚重感,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提高建筑业绿色环保发展水平,同时,还努力提升离退休老同志的幸福感。
聚焦急迫需求,积极推动危害群众居住安全的问题得到解决。加快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进度,逐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努力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有效提升群众居住安全感。
问:接下来,如何继续抓紧抓实重点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答:要在落实责任、推进力度、质量标准上下功夫,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在思想上持续重视,防止出现松懈和畏难情绪,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推进。在目标指标上更加精准,把目标指标具体化、数据化,加强工作针对性。在责任区分上更加明确,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把业务骨干安排到实践活动项目中。
同时,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开展项目攻坚。定期组织研究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措施。及时上报进展情况,上下合力,共同推进。
另外,要坚持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完成任务的重要指标,确保每件民生实事都能得到群众的肯定。坚持讲科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杜绝追进度、赶工期、做表面文章,力争把每一件具体工作做扎实,做成精品。还要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按方案、计划有序推进,每件工作都要能溯源,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整改。
履职清单
●督导解决信访问题。截至9月底,5宗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自办件、2447宗行业指导件均已全部化解,化解率为100%。
●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截至9月底,全省新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82576套,已完成年度任务的82.1%。
●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截至10月底,已开工改造超1500个城镇老旧小区,涉及30多万户居民。
●推动高频住房公积金跨区域服务事项通办。截至9月底,全省住房公积金已办“跨省通办”业务约31471.54万笔次。
●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截至9月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已开工30521户,开工率80.34%,已竣工22951户,竣工率60.41%。
江门市新会区兰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后新貌。受访者供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