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奋力谱写文明创建“四部曲”,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丰润文化滋养、激发不竭精神动力。 为促进文明创建取得实效,凤山街道采取“干群联动”模式。一个个务实之举、一件件民生实事,促进城市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品质等共同提升。 凤山街道结合“一亲三心”联系机制,用活党群服务站等,凝聚挂驻党员、本级党员、党员群众的力量参与基层文明创建。 在街道治理中,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党建引领下,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基层治理格局焕然一新,凤山街道干群合力做城市文明的参与者。 今年,凤山街道42名楼长“领证上岗”,社区楼长参与“楼栋消防大排查”“环境大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超过50场次,服务群众约3200人。社区以“楼长们”“巷长们”为抓手,动员居民群众把电动车规整放一放、杂物垃圾清一清,让文明创建“交响曲”飘到巷道中、楼栋里……

创建文明城市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凤山街道紧紧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工作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将惠民服务“主题曲”唱到百姓家门口。 “元宵节差不多到啦,我们幸福食堂又有志愿服务活动了,包完的饺子要给社区王叔也送一份。”2月4日上午,凤照社区幸福食堂作为元宵节日爱心传递的“补给点”,组织辖区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约30人为信利电子厂员工、困难群众约200人送去关怀。 该街道聚焦孤寡老人“吃饭难”问题,以“政府出资+乡贤筹资”等方式打造7个“幸福食堂”,服务约50个民政对象的用餐问题。此外,针对出行不便的老人,该街道组织志愿者配餐上门,用“舌尖上的温暖”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服务升温。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街道在册志愿者9382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41.18万小时,涵盖义剪、义诊、包粽子、包饺子等活动784场次,服务群众约2.7万人。

文明城市创建是检验锻炼干部队伍的试金石。因此,凤山街道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检验干部作风能力的主战场,对标考核标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环境卫生问题无死角、无盲区、无遗漏、全覆盖。 为确保完成“地毯式”清底,专设的4个督查小组高频次进街入巷开展巡查,以“不打招呼”的方式,采取常态化排查、随机抽查、重点检查、“回头看”相结合的模式,到一线实地暗查暗访形成“凤山督办”。 按照各点位标准对辖区市场及周边、社区、背街小巷等乱停乱摆、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现场取证,每日督办。并对督办问题进行“回头看”,倒逼街道相关部门、各社区(村)主动认领问题,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已形成“凤山督办”54期,落实问题整改约880处,协调上级部门处理47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为进一步提高创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凤山街道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阵地资源优势,采取“定点宣讲+流动宣传”,让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全面激发文明创建内生动力。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在实践点、大榕树下、村头公园等开展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讲透当前实施党建引领“三六九”示范工程、“百千万工程”及文明创建等系列措施对于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凝聚志愿力量,向沿街商户、小区居民等发放《汕尾市民文明手册》《移风易俗手册》、垃圾分类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树立文明新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凤山街道根据实际统一录制“创文小喇叭”普通话版本及汕尾话版本,用最接地气的本地话感染更多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提升工作,文亭社区、新林社区则利用社区广播、小喇叭等在大路上、巷道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