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城区 > 镇街信息
分享到:
【乡村振兴】捷胜镇军船头村:撂荒地变“幸福田”,耕出乡村振兴“好风景”
2022-08-24 10:11 来源: 南方+ 发布机构: 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字体:   
  近年来,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紧扣乡村振兴主线,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资源、壮大经济、带富村民,成功闯出了一条农旅融合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2021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从以前的零收入到现在的稳定收入92.3万元以上,实现了“财力”大提升、“颜值”大变样。

  党群联动,强化资源整合
  时值盛夏,走进军船头村荷花莲藕生态园,层层叠叠的莲叶随风摆动。
  原来,这里是一片撂荒多年的盐碱地,既不能直接进行农业耕作,也无法带来其他经济收益,导致军船头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收入长期为零。
  为了破解土地利用效率低难题,在市委、区委和深圳市光明区的精准帮扶下,村党支部决定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扭转军船头村落后现状。
  “在土地流转初期,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大多数村民认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宁愿让土地撂荒闲置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村党支部书记黄智问说。
  为让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军船头村党支部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带头流转土地,并动员亲戚朋友积极响应号召流转土地。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门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耐心讲解土地流转的好处、土地流转签约的政策依据和收益分红的方式方法。在村党组织有力引领带动下,以及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顺利流转了380亩撂荒地。

  图片


  创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有了地,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成了村党支部必须要谋划好的重大事务。
  对此,军船头村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并借助党员、乡贤等力量科学定位。村党组织结合村情民意,立足城区东线“生态农旅”景观示范带,引进汕尾市农业龙头企业——农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土地流转中的274亩盐碱地,用于建设农首生态园项目,逐步打造集休闲娱乐、农业旅游、科教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休闲乡村特色旅游综合体,以“品牌化”经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不仅如此,捷胜镇党委指导农首公司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延伸“农首经济链”,打造特色农家乐、亲子游乐园、采摘体验区、休闲钓鱼台等配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栖息游玩。2021年,园区共接待游客18万人,年营业收入1526多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280多万元。2021年农首生态园农业及其他旅游项目使军船头村实现租金分红18.7万元。
  为服务好游客,军船头村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打造了一支由党员、大学生、老师、退休干部等共计50人组成的素质高、形象好的“红色向导员”和群众志愿导游队伍,为游客提供救助、卫生监督、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有效提升了园区服务水平,成了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

  图片


  科学经营,实现多方共赢
  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军船头村以党建引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城区东线“生态农旅”景观示范带重要支点,将农首生态园、荷塘观芸酒店与农贸市场一体规划,发挥产业“造血”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辐射周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的帮扶下,军船头村盘活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吸引大流村、南门外村等4个原省定贫困村帮扶资金入股投资的方式,筹集2900万元建设荷塘观芸酒店。军船头村每年可获分红20万元以上,其他出资的村按出资比例的方式获得收益分红,带动了贫困村的集体发展。
  农首生态园、荷塘观芸酒店的投入运营,为军船头村的村民提供了近200个就业岗位,帮助赋闲在家的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为推动村民有效就业,军船头村党支部建立了当地村民联络网,定期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无缝链接群众就业需求和酒店用人需求,让当地居民不用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乡村产业的兴旺,游客流量的增加,外出的村民纷纷返乡置业、本地村民也开起了店、摆起了摊,以卖农副产品、小吃、旅游纪念品的方式增加收入,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1.68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3.24万元。
  军船头村真正通过农旅融合,发展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来源:南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尾市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5020001  粤ICP备07026143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76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