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城区 > 镇街信息
分享到:
基层党建|红草镇综治中心:“三个一”巧解群众“千千结”
2025-11-05 09:26 来源: 红草镇 发布机构: 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字体:   
  红草镇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党总支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的有力指导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区镇联动、部门协同、资源整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织密“一张网”,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没想到我的事情这么多部门都来关心!”南汾村村民老彭感慨地说,他持续多年反映的水库移民待遇问题,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的指导下,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依托“吹哨报到”“常驻+轮驻+随驻”等机制,迅速启动“兵团作战”模式: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协助核查历史档案,提供政策指导;区委社会工作部及时介入,协助申请专项帮扶解困资金;红草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合片区党支部和南汾村党组织多次开展走访调解......,各部门密切配合,像一个握紧的拳头,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这正是红草镇综治中心构建的“党总支+片区党支部+村(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的生动实践,红草镇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整合,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的统一调度下,有效整合法院、检察、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党委领导、多元协同、源头化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3-1.jpg

  用好“一张图”,打造智慧治理新引擎

  “现在我们处理群众诉求,手里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的工作人员形象地比喻道。他所说的正是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大力推广的省“粤平安”和市“民情地图”等信息化平台。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支撑下,这些数字工具就像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让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能被精准记录、快速流转、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确保处置流程规范、响应及时、数据可溯。今年以来,红草镇通过系统平台累计登记受理矛盾纠纷209宗,成功分类流转62宗,实现对社情民情的实时感知和风险隐患的早期干预,平安稳定“四人小组”依托平台上报网格事件1311宗,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些数字背后,正是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化解”的深刻转变。

3-2.jpg

网格员巡查中发现汽车自燃,第一时间上报综治中心,中心立即通知消防员等力量进行处理

  

       激活“一盘棋”,展现为民服务新作为

       基层治理,关键要用心用情、以心换心。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大力推动干部“脚步向下”,通过“入户联心”活动与矛盾纠纷排查深度融合,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今年以来,镇村干部累计主动走访群众3844次,完成走访记录5032次,有效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遵循“诉求有道理但政策不明确时,合情合理妥善处理”的原则,妥善化解了一批时间长、情况复杂的“钉子案”“骨头案”。在南汾村老彭的案例中,虽然因年代久远无法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但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始终坚持“依法处理+人文关怀”相结合,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综合考虑其年事已高、家庭困难等实际情况,通过筹措资金给予一定帮扶,最终让这起持续已久的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推动问题从“案结事了”向“事心双解”转变的良好效果。

3-3.jpg

海悟村委去群众家里询问矛盾纠纷详细情况

       下来,红草镇综治中心联合党总支在区综治中心联合党委指导和镇党委的领导下,继续深化机制融合、强化能力建设、优化数字应用,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红草”“法治红草”,让党组织成为群众身边最可靠、最温暖的治理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尾市城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4415020001  粤ICP备07026143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76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