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汕尾市城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以“四个万家”为题,“入户联心”为笔,深入落实“讲、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下沉基层,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凝聚起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切实走好走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市城区以现有网格为基础,整合“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等10类重点人员力量,由2名联户人员为一组联系5户到15户,共明确5118名联户人员、2630个联户单元,深入居民家中走访询问,与居民“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大白话”和生动具体的现实事例讲清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保险、教育帮扶、家电补贴、防疫等各项政策讲给群众听,让惠民政策入脑入心,2025年以来,全区99个村(社区)共组织5118名联户人员深入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宣传防汛救灾,防疫、建房安全提示等内容,累计走访超10.9万户群众,宣传“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等政策9325场次,真正让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听明白、懂申请、会办理,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的关怀和温暖,实现惠民政策与群众“零距离”。
  以“知”为基础,知万家情听民声       为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群众诉求,市城区严格落实“周碰头、月调度、季总结”定期会商机制,推动村(社区)党组织每周召开1次“入户联心”碰头会,镇(街道)党(工)委每月召开1次“入户联心”推进会,区级每季度召开1次“入户联心”工作会议,从面上加强调度督促,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每月访遍”所有村户机制,即每月至少1次全覆盖开展入户走访,做到“五个必到”,即红白事必到、生病住院必到、家庭变故必到、矛盾纠纷必到、意外灾害必到,重点到访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掌握联户群众最新动态,截止目前已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821个,解决了群众713个“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户户有人联、家家情况清、事事有人管”。
  以“帮”为重点,解万家忧促和谐       市城区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联心工作室”分析研判、统筹协调作用,让区直职能部门更加精准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如新港街道在“以旧换新”工作中,“老支书帮帮团”用“学佬话”翻译政策,带领村民到汽车 4S 店、家具商场现场对接,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落实,惠及民生见行见效。又如凤山街道文亭社区积极探索“入户联心+”服务模式,联户人员在入户走访时,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信息汇总,建立就业需求台账,通过强村公司与资质正规、信誉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对求职人员精准帮扶,帮助困难居民再就业,畅通居民务工就业渠道。截至目前,文亭社区已链接234家企业提供5817个岗位,成功帮助就业26人。
       以“统”为关键,办万家事暖民心
  市城区以“入户联心”为具象抓手,做到工作重点与群众需求有效结合,如围绕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东涌镇宝楼村联户人员在入户走访发现村内存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销路不畅问题后,主动对接到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粤百香”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让专业团队帮助村民设计“香果果”品牌IP,在线上各大媒体宣传推广宝楼荔枝、百香果等农产品,开展助农直播,实现销售额31.5万元,有效促进农户增收。又如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捷胜镇军船头村党总支利用村属企业在乡村绿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优势,发动联户人员用“大白话”将庭院科学布局、绿植盆栽的养护等知识讲清楚,帮助村民在房前屋后闲置用地合理规划空间、精心点缀盆栽、管护绿化植被。再如围绕群众对精细治理的需求,马宫街道金町保利社区发动联户人员下沉到联系的片区和居民生活一线,在宣传垃圾分类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听取游客、居民对于推动垃圾分类的建议,将建议纳入社区网格事件,第一时间改善垃圾分类投放点配置,满足游客、居民日常垃圾投放需求,进一步优化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景区环境。       下来,市城区将持续从“细”处入手,从“实”处出发,广泛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摸清摸透民情民意民困,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不断提高“入户联心”活动实效,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切实把“入户联心”品牌做实做好做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