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朝廷为保沿海安全,命“千户”侯良择地捷琅埔建筑城防。城刚建成,倭寇来犯,吏民倚城英勇抗击,大败来犯之敌,大功告捷。为纪念此役,取“捷琅埔”之“捷”字,后加战胜之“胜”字,故名“捷胜”,沿用至今。明清年代捷胜城设城所、镇武司。吏目厅等官方机构,故有“捷胜所城”之称。军事上属陆丰碣石卫管辖,行政上隶属海丰县金锡都。民国2年(公元1913年),捷胜属海丰县第七区署,民国34年(公元1945年),撤区设镇。1949年捷胜解放,属海丰县第七区。1953年改称捷胜区。1958年成立捷胜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区。1987年改区为镇。  

  【建置时间】1988年3月建市设区后,设立汕尾市城区捷胜镇人民政府,隶属市城区管辖。现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4个社区,有30个居民小组。辖联安、联星、大流、五爱、埔尾、前进、石岗、石头、南门外、东坑、沙坑、牛肚、沙角尾、军船头14个行政村,共有34个自然村。  

  【人文特点】捷胜镇建城六百多年,人文历史、文化积淀、文化遗风、诗画艺术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素有“文化古城”之称。  

  捷胜地处偏壤,海角天涯。恶劣的自然环境、清贫的物质生活,造就了捷胜人勤劳精明的求生本领,熏陶出捷胜人乐天知足的性格以及极为丰富充实的精神崇拜和宗教信仰。寺庙林立、神宫遍地,是捷胜镇自古以来的另一特色。  

  捷胜有悠久延续的人文积淀。首先,捷胜城建成以后,成为周边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小农生产结构,百工诸业随之兴起。其次,建置之后,屯军戍守,有部分官兵留居捷胜,生息繁衍(现全镇姓氏达86个)。驻捷官兵多来自中原、东部各省,他们各自带来了当地的才识、技艺和习俗等文化。数百年来,内外文化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并积淀成比较深厚的颇具包容性的文化底蕴。再次,重视兴学育才。城里的内文阁和城郊的外文祠,是古城作为集中培训应科举考试的学子处所。各大姓氏在自家的祠堂亦都办起了私塾。城里各社区利用公共场所,在东、西、南各城楼设塾,城外各村亦设有村塾。明清以来,该镇在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领域中,出现了许多取得重大成绩的人士。  

  白字、西秦、正字等地方戏剧有浓厚的群众基础。清末起,当地群众自办戏班,代代传承,还先后为海陆丰其他地区输送了不少演员,后来成为闻名的艺人。有西秦老生罗益才、“活曹操”林友平、正字名伶张细抱、西秦名丑何念砂、西秦名伶罗宗满、乌面名伶刘妈倩、正字戏名丑赖佛良、著名鼓师刘彩、白字戏何纯禧、赖一心等。民国时期有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版画家”何白涛,有擅长画竹(国画)的林大蔚,画梅(国画)的许兆寅,被当地群众称为“林厝竹”、“许厝梅”。捷胜作为文化艺术之乡,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脉络。为继承发扬这种传统,建区以后,在1994年成立“捷胜诗词社”,现有会员72人。至2017年底已出版《捷胜诗词》55期,出版《捷胜》期刊3本,每期3000册,共9000册。在1996年捷胜成立书画社,目前会员近56人,出版期刊约36期,其作品交流海内外。在2003年成立群众乐器组织“群乐社”,经常开展活动,其宗旨是挖掘、整理稀有剧种、传承地方戏曲文化。  

  清末以来,捷胜古建筑、贝雕、木雕、石雕、泥塑等以其独特的风格而享誉海陆丰。尤以捷胜泥塑等传统工艺颇具特色。捷胜泥塑,历史悠久,以简洁、夸张、传神为特点,具有海洋特色古韵的传统工艺。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确定《捷胜泥塑》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捷胜泥塑已走向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并从民间庙堂走进艺术殿堂。作品《飞天》、《同寿图》、《观音》、《海陆丰稀有戏剧脸谱》等获省以上多种奖项并被省文化厅等单位收藏。其作者周仲富2009年被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捷胜是一个革命老区。为纪念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志士。1956年经海丰县人民政府批准,建造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捷胜镇北门外,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8平方米,分大小两个纪念碑,大碑为108位烈士英名,小碑为革命烈士李劳工之碑。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