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辚

长沙湾畔出海口处的红草镇旧时叫青草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美丽乡镇。宋至清时代,青草墟属海丰县金锡都。这里民间有一句俗话:“未建金锡都,先有青草墟。”强调了宋代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海丰县设金锡都时,青草墟已经存在了。现存文物古迹仍有南阳名胜亭、真武庙、南汾“石马”、善彰义学等,是古墟红草镇悠久历史的见证。

1025日,一个阳光明媚、秋风习习的下午,我随同“汕尾文化之旅——城区行”采风团从马宫街道乘车前往红草,沿途山坡果树荡漾着绿波,田野尽是成片的蔬菜,一幅硕果累累、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客车徐徐驶进红草镇青草社区的街巷后,随着一声“到了”,我们便在青草社区办公楼门前下车。一位青草社区干部向我介绍,自古红青镇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红青镇依山傍海,有良田800多公顷,又濒临长沙湾,水产品十分丰富,是城区主要农产品种养基地,尤其是 “晨洲蚝”、对虾、膏蟹等水产品,享誉中外。清代以前,青草墟便是远近闻名的商埠,如今又是汕尾市城区对外开放、经贸迅速发展的一方投资热土。

沐着秋风到红草的感觉很好,古墟没有城市的热闹喧嚷,却依然沿袭着昔日的繁华,临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尤其是虾、鱼和蚝等海产品,摆满了街道海鲜店的货架,新鲜腥味弥漫而来,很吸引人。来自汕头的画家杜志鸿因为购买海产品迷失了路。说来也不怪,1013日,我与同事陆海声陪同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元海来红草踩点时,在弯曲的巷道中穿梭时,因多看几眼古墟里一间铁门紧锁,庭院深深的“陈氏家塾”,也跟不上同行人的步伐,最后靠问路才走出来的。之后,我问青草社区干部,才知该处是陈炯明的军需处长陈汝英的府邸,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里面没人居住。仿佛那时的一眼,是为了探知一个繁华与落寞的故事。

在古墟的大街小巷上低徊漫步,流连忘返,浅浅的跫音竟然有些古典悠扬,古朴沧桑又生机繁华入眼迭现,或观看一处古井,或欣赏“二帝祖庙”的雕梁画栋,或参观一块庄重古老石碑、石马,或是一间仿古建设新民宅,均有一种浓郁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心胸油然生出一种怀古的思绪,穿越时光的隧道,让我们有机缘,在这金风爽朗的午后,倾听这里先人讲述一些青草古墟的历史往事。

红草“彰善义学”始建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97),至今已有118年历史。所谓“义学”,也即“义塾”,是古代靠官款、地方公款或乡绅捐资兴办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如宋代范仲淹曾苏州天山兴办范氏义学。清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清朝为了普及教育,让“孤寒生童”进入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在全国创办了许多义学,以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彰善义学”石碑旧址是在红草镇南面、马宫至埔边公路约5.6公里的北面处,现移迁竖立于红草镇中心小学校门右侧。石碑长约0.9米、宽约0.5米,碑内的左边刻有“钦命提督广东省全省水师军门展勇巴图鲁方谕建。”其左边刻有“保安分局绅督造,光绪壹拾三年菊月吉旦。”碑内中间为“彰善羲學”四个金色行书。

站在小学校门口,听着青草社区干部的介绍,我不觉肃然而生敬意,久久地观读“彰善羲學”石碑,心想它不仅是一道风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更闪耀着古人办义务教育的一种崇高精神。

神秘的南汾“石马”,现在南汾村的城隍老爷庙右侧一座神马亭内。“石马”为一块长2.3米、宽0.7米、高2.1米的花白色花岗岩石粗雕而成,披鞍、立状。石马身高1.3米(马背)、身长2.1米(马头至臀部),马鞍宽0.92米,长约1.6米。“石马”相传雕刻于宋末,原遗于南汾村尖山跌马埔。据介绍,关于“石马”有3种传说:一是霸王的坐马。二是宋帝昺的坐骑。三是当地“跌马埔”有打石场,有人订制了一只“石马”,后因宋末元初战乱,订制人没来载回,打石人也把它弃之山脚下。关于这只“石马”来历,没有人能道明白,它属于一个传说。只是,当我站在它的面前,上几百年的沧桑感骤然袭来,上前抚摸它粗糙的身躯,又端详它仿佛扬蹄奔跑的神态,不禁赞叹雕刻者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手艺。

在红草镇上步行,深秋清新空气,浓厚乡土气息,让我感到非常惬意,思想翩翩飞翔,不禁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碣石玄武山大榕树听老人讲的一个故事:明嘉靖时,青草墟出了一位叫吴恒夫的大富翁。有一年海丰受灾失收,他捐资上缴朝廷全年海丰贡税的一半,此后被称“吴半县”。“吴半县”先后为其祖辈修建花岗岩石亭墓18座,称为"十八亭",其中一座叫“南阳名胜亭”。

如今的“南阳名胜亭”,位于埔边村一处树木丛生、野草丰茂、遍种果树的山坡脚下,四周围建约2米高的土角墙。1013日,埔边村干部引带我们从一个铁栅门进去,情形如长沙炮台一样,也是一处养鸡场,鸡屎臭味很浓。村干部说,“南阳名胜亭”是一座文物古迹,因“文革”时遭受到人为破坏,期望能得到保护维修,恢复它雄伟美观的原貌。

“红草、红草”,当这个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脑海时,会猜想红草应是一个红色革命的老区。没错,1927年,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这里是中共第八区委会驻地,故将 “青草” 改为“红草”。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诞生,有100多位红草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如今,走进红草镇新村村,可见到一座由港商杨胜昌建于1940年,面积3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风火式山墙的旧式大院。这里是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避难处。1942年农历12月底,柳亚子先生及女儿柳无垢在驻港八路军办事处汕尾人谢一超的护送下,从香港乘船抵达汕尾,辗转海城后来到红草墟新村,以“黄老板”身份在杨胜昌家大院居住了10多天。临别时,柳亚子为大院书写了“由来正位须参易,看到宜家在诵诗”和“绣户香风暖,春庭晓景长”两副对联,以作纪念。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红草好景君须记,当我走进红草时,一块古老的石碑,一页古典的乡情,一座幽深的旧庭院,一个美丽的传说,都能成为记忆里一道的风景,令潜伏在骨子里一种古镇情结怦然绽开,仿佛心灵所仰望、追求的一方自然质朴净土,能在这片古朴美丽的红土地找到安家的归宿。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